1、生長環境
生長環境及土壤層選取麥冬,喜暖和氣侯和較濕潮的環境,以松散、富饒、潤濕和引流優良的油沙土或夾沙土壤層為好。忌連種。選定地后,深松三十厘米,多次犁耙,鋤細土塊,保證松散、細碎、整平。進行開溝,行間距12厘米。豎直割開土壤層,深7.5cm,進行開溝后在溝內撒施腐熟堆肥,厚約1.5cm。
分株繁育在4月初收成麥冬時,選色調深綠色而健壯的植株,割下膨大塊莖作藥用。隨后切去塊莖下部的莖節,留下長0.6cm的莖基,以根切斷面現出白心,葉片不至于散掉為宜。切時,塊莖不可以留存太長,不然種植后多生雙重莖節,生長塊莖不多,干擾生產量質量。切后把苗用稻草綁成直徑三十厘米的捆子,立刻種植。若不可以及時種植,可把捆好的莖基放到清水里侵泡下,使其吸滿水,隨后并排豎立,放到挖好的松土上(應選陰涼處),周圍覆土保護。若太陽過大,可每天或隔天灌水一次。養苗一般不過七天。
2、采收加工
麥冬挖起后,剪下塊莖,洗凈泥土,暴曬3-4天,堆通風處,使其返潮,蒸發水汽,約3日,攤開在曬,如此反復三次。曬干后,除靜根須、雜質即可。